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天博官网网页 > 新闻动态 > 猪八戒一向喜欢挑拨离间,为何在面对真假美猴王时,不敢多言?

猪八戒一向喜欢挑拨离间,为何在面对真假美猴王时,不敢多言?

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7:39    点击次数:54


在《西游记》取经团队中,每个人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。这支出身不同,能力不等,性格迥异又配合默契的“杂牌军”在经历了重重考验之后,终于成功地求取了真经。

书中的情节引人入胜,但故事背后的道理更加引人深思。在人们的观念当中,只有当一群志同道合的精英聚集到一起,才能发挥出巨大的能力。而取经队伍完全不是这样,却将取经任务顺利完成。

而且取经队伍中,猪八戒的取经意愿可以说是最薄弱的,曾多次在遭遇挫折时便提出分行李散伙的建议。可见能否成功取经他并不关心。

然而真假美猴王事件中,取经团队真正面临散伙的危险时,猪八戒却不敢多发一言。这其中又有怎样的道理呢?

展开剩余86%

猪八戒的需求

正所谓“食色性也”,这句话在猪八戒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。书中写道,猪八戒曾是掌管天河水军的天蓬元帅,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,又错投猪胎变成了猪头人身的怪物,取名猪刚鬣。

之后受观音菩萨点化,等候取经之人,在被孙悟空收服之后,唐僧为其取法名悟能,又为了鼓励他戒掉五荤三厌,因此又叫猪八戒。

然而在成为取经团队一员之前,猪八戒的行径几乎和妖怪一模一样,在洞府中专门等候过往行人,遇到便将其打死吃掉,以此度日。并且他栖身的洞府还是前妻卯二姐死后留给他的,可见这段日子十分快活。

在观音菩萨找到猪八戒,为他带来可以重新在西天位列仙班的好消息时,猪八戒的反应却令人诧异。他对菩萨说道:“依着官法打杀,依着佛法饿杀。去也,去也!还不如捉个行人,肥腻腻的吃他家娘!”

要知道无论是玉皇大帝管理的道家还是如来佛祖带领的佛家,能够谋得一官半职是所有修行者的终生夙愿。能够位列仙班就意味着在正式的神仙体系中有了编制,而这一编制的数量极其有限。

而如果不在编制之内,无论法力多么高强,都将被判定为妖。这也是孙悟空在与天兵天将作战时,始终被称为“妖猴”的原因。而作为妖存活于世的人,终将会被讨伐,这也是妖怪们最终的下场。

此时猪八戒在面对观音菩萨送上的编制时,却表现得极为不屑一顾,在他看来这个编制还不如痛痛快快地吃个人更为重要。可见在他的心目中,吃是第一位的。

而之后在高老庄发生的事则证明猪八戒除了对吃关心,能引起他兴趣的第二样东西便是美女。如果单纯从猪八戒的本性来看,他与佛法丝毫扯不上关系,他的心思也完全没在取经上。

他之所以接受这一安排,也是因为观音菩萨投其所好,许诺他将来有享用不尽的供物,这才让猪八戒勉为其难地加入到队伍当中。这样的人,其取经的积极性便可想而知。

孙悟空的性格

猪八戒在加入到取经队伍之后,从他的种种行径可以看出,与其说他是加入到一支队伍,倒不如说他是在混取官职。因此在如来对其评定时,只提到他挑担子的功劳。

事实上猪八戒在取经路上最大的功劳也确实只有挑担子,降妖捉怪时的他即便身赴战场,也只是出工不出力,最卖力气的一次便是降伏牛魔王的时候,但也只是配合围堵,并不拼命。

因为在他看来,拼命实在不值得,他的终级目标是将来的衣食无忧,如果死在了取经路上哪还有吃吃喝喝的机会。因此在遇到妖怪阻挠时,冲到最前面的始终是孙悟空。

与猪八戒不同,孙悟空可以说是取经队伍中的得力干将。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搬请救兵,都是孙悟空往来奔波。可以说孙悟空是这支队伍中的能力担当。

而孙悟空最终的结果也不枉费他的付出,在取经成功之后,被评定为斗战胜佛。如果单从职位上来讲的话,比观音菩萨的菩萨职位还要高一级。这也是如来对其能力和付出的认可。

但是在任何团队中,能力越强的人通常性格也最恶劣。因此大多时候令领导头疼的人并非是能力不济的庸人,而是能力出众的精英。孙悟空就是取经团队中的精英,而他也确实是最令唐僧头疼的存在。

孙悟空和唐僧的理念无疑是相互冲突的,这也直接导致了这师徒二人始终存在矛盾。当二人发生争执时,猪八戒便成为了唐僧的盟友,因此唐僧对猪八戒始终是最偏爱的,而猪八戒也十分擅长于这种投机。

曾经身为天蓬元帅的猪八戒对领导和下属的理解十分深刻,因此他也十分注重自己和唐僧的关系。即便孙悟空对自己有再多的意见和不满,只要自己始终处在唐僧的庇护之下,孙悟空也不能对他拔刀相向。

但是这样微妙而有利的关系,却在真假美猴王事件中被彻底打破。而在此之前,猪八戒已经敏锐地发现了征兆。

孙悟空的反击

对于唐僧的管理风格,孙悟空早已愤恨不平,在他看来只要有人胆敢来犯,便应该一棒打死,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行事作风。因此有了唐僧的约束,孙悟空十分不满。

这种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便发生了质的变化。在蝎子精将唐僧抓走之后,孙悟空在与她交手时被她用刀马刺刺伤了头部,之后便失去了战斗能力,猪八戒屡次要他救师傅,他只推脱说头疼难当,无力作战。

此时的猪八戒已经发现了一些端倪。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,身为天蓬元帅的他见识过孙悟空的本领,铜头铁脑的孙悟空不可能被蝎子精蛰得丧失战斗力,因此在此事件之后,猪八戒便不再像之前那样多话。

而当孙悟空将强盗斩尽杀绝时,唐僧和孙悟空之间的矛盾才彻底爆发出来。作为收留唐僧师徒的杨老儿,自然是本性善良之人。然而他的家中却出了一个强盗儿子,勾结匪类要谋财害命。

于是孙悟空便借此机会大开杀戒。当唐僧叮嘱他不要杀害杨老儿的儿子之后,孙悟空却根本不听师傅的命令,将其头颅割下之后还扔到了唐僧的怀里,把唐僧吓得脸色惨白。

这一举动很明显是在向唐僧宣战。而此时的八戒已彻底看清了孙悟空的意图,他就是要借机激怒唐僧,并以此进行反击。因此猪八戒不敢多言,只是将头颅悄悄地掩埋起来。

不得不说,曾在天庭供职的猪八戒是见过大世面的人,因此对于上下级之间的处理可以说游刃有余。

当形势还没到剑拔弩张之时,他可以插科打诨捞些好处,但上级和核心员工势成水火之时,他是绝不会火上浇油,将矛盾推向覆水难收的地步的。

结语

唐僧的取经团队就是一个机构精简的项目团队。这个团队中,有形如烈火的孙悟空,也有忠厚老实的沙和尚,还有偷奸耍滑的猪八戒。作为领导者的唐僧,带领这样一支队伍也只能量才而用。

身为团队中的一员,如何解读团队中的气氛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技能。在这方面猪八戒显然游刃有余。这也是他在天庭供职时积累下的经验。

经验丰富的他知道如何在风平浪静时渔翁得利,也懂得在风雨欲来时选择闭嘴。不得不说,取经团队中真正的职场达人非猪八戒莫属。

发布于:天津市